好的配资股票论坛,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保持了原文的基本意思,并增加了些许细节描述:
---
1984年夏天的某一天,一位年约40的湘西汉子来到了北京,他敲响了崇文门沈从文家的房门。门打开时,站在门口的是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眼前这个陌生人她并不认识。张兆和疑惑地问:“你找谁?”那人回答道:“我找沈从文,我是莫自来。”
听见声响的沈从文从屋内走了出来,他仔细端详着眼前的湘西男子,心中涌起一股激动的情感。从这人身上,他似乎看到了那张曾深深烙在他心中的面庞——九妹的影子。
82岁的沈从文情难自抑,激动地说道:“你是莫自来,你是我九妹的儿子!”
此时,距离沈从文的九妹离世已经整整24年。这24年里,九妹的离世一直是沈从文心头未曾愈合的伤口。那个曾经活泼、靓丽的妹妹,最终因精神崩溃,在1960年左右的饥荒中死于饥饿和疾病。
展开剩余84%今天,当沈从文再度面对九妹的儿子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愧疚、懊悔、心酸与无奈,也有一种无法言喻的茫然和怅然。
九妹的名字叫沈岳萌,生于1912年,年龄比沈从文小了整整10岁。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宠爱,兄姐呵护,从小便在家庭的呵护下成长。沈从文对她尤其疼爱,视她为心头宝贝。
沈从文在15岁时便离开家乡当兵,后来脱下军装来到了北京。年轻的他心怀梦想,渴望进入大学,但由于只有小学文化,他连大学入学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北京大学旁听。那段时间,他逐渐开始写作,并陆续有作品发表,声名也开始小有名气。
1927年,因家乡遭遇战乱,沈从文把母亲和九妹从湘西接到北京,让她们和自己一起住。沈从文看着九妹一天天长大,对她更加宠爱,九妹也在沈从文的关怀中成长。沈从文虽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但他却希望九妹能够弥补自己未能完成的学业梦想,希望她能成材,成为他所期待的那种才女。
沈从文认识了一些文学界的名人,特别是林徽因和凌淑华等才女,这让他更加希望九妹也能像她们一样,成为一个出色的女性。于是他为九妹安排了法语学习,还希望她多读书,甚至考虑送她出国留学。
然而,沈从文并未真正了解九妹的内心。九妹从未问过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她顺从地接受了哥哥的安排,学习法语,阅读小说,渐渐成为了一位典型的都市文艺女青年,浑身散发着书卷气。
然而,九妹并不开心。法语对她来说十分困难,她学得非常吃力。沈从文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没文化的小子成长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他是他,九妹是九妹。九妹并不像沈从文那样有坚韧的意志力,她对学术的兴趣远不如哥哥期待的那么浓烈。于是,她开始在哥哥面前装作认真学习,假装努力。
在这期间,沈从文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尽管生活拮据,他依旧竭尽全力为九妹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为了多赚些钱,他日夜埋头写作,甚至在流鼻血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创作。
看着儿子如此辛苦,沈母心疼不已,最终决定回到湘西,减轻儿子的经济负担。母亲离开后,九妹继续在北京读书,沈从文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寂寞。然而,九妹的陪伴使沈从文的创作充满了灵感,许多作品中的湘西少女形象,都有九妹的影子。
1929年,沈从文受邀前往上海的中国公学任教,九妹也随他一起去了上海。在那里,沈从文邂逅了温婉知性的张兆和,并开始对她产生了浓厚的爱意。沈从文向张兆和一天一封求爱信,但她始终未曾回应。失恋后的沈从文痛苦不堪,九妹则是唯一一个陪伴他度过这段低谷时光的人。沈从文几乎每天都和九妹谈论恋爱的事,分享自己的悲喜心情。
不久后,沈从文转赴武汉大学任教,九妹独自留在上海。她一个人住在一间俄国餐馆楼上的小房间里,除了学习,几乎整天都在阅读《堂吉诃德》,并不断翻阅字典。
1931年,沈从文去了青岛大学任教,九妹也随他一起搬到青岛。那时,沈从文终于如愿以偿地追到了心中的女神张兆和,两人开始了甜蜜的恋爱。沈从文对九妹的关注逐渐减少,九妹看到二哥与心爱的张兆和如胶似漆,内心既高兴又难过。她的学业渐渐荒废了,心思早已不再学习上。
然而,九妹的基础薄弱,高等教育对她来说更多是折磨而非机会。她并不喜欢学习,整日沉迷于爱情小说中的幻想,无法自拔。沈从文焦急又无奈,但他并不知道如何改变她的现状。
1933年,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九妹依旧和二哥二嫂生活在一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感到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尴尬。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活泼的小女孩,而是一个逐渐焦虑、迷茫的成年人。二哥与二嫂有了孩子后,沈从文开始为九妹的婚姻操心,但九妹依然找不到理想的伴侣。
沈从文为九妹介绍了燕京大学的教授夏云,夏云是沈家的常客,对九妹也有好感。在沈从文夫妇的撮合下,两人开始了恋爱关系。然而,九妹始终无法摆脱自己心中的幻想,她拒绝了夏云的求婚。直到多年后,九妹才意识到夏云是最适合她的丈夫,但当时一切已经晚了。
1934年,沈从文凭借《边城》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许多文学爱好者纷纷上门拜访。此时,九妹遇到了来自家乡的青年刘祖春,两人相识后,很快便发展出了一段恋情。刘祖春和九妹在湘西有着相似的背景,他们谈得非常投机。然而,随着抗战爆发,刘祖春去了山西和延安,九妹孤独地留在了上海,等待着他归来。
然而,战争改变了许多事情,刘祖春最终并未回到九妹身边。当九妹看到心爱之人离开,她感到自己被抛弃了,无法理解为何刘祖春不带她一起走。她的心情变得愈加沉重,最终她的精神逐渐崩溃。
1938年,随着抗战形势的严峻,沈从文全家前往云南。九妹的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加糟糕。沈从文决定为她找一份工作,但她最终还是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她开始相信佛教,并时常做出一些奇怪的行为,甚至把家里的东西送给乞丐和难民。沈从文感到心如刀绞,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最终,九妹在经历一系列的精神崩溃后被送回湘西,回到家乡的她成了一个疯癫的女子。她经常跑到附近村庄教孩子们英语和讲故事,但一发病便开始手舞足蹈,嘴里不停地念叨“南无阿弥陀佛”。最终,她被一个叫莫仕进的泥瓦匠收养,生活在破旧的渔船上。
莫仕进曾当过兵,后来靠做泥瓦匠谋生。九妹嫁给了他后,她的精神状态有所好
发布于:天津市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